從去年4月1日起,安徽全省百家公立醫院率先實施醫改新政,后來又擴至全省幾乎所有公立醫療機構。到現在新政滿一年了。
作為首批4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之一,安徽的做法后續被推廣的可能性很大。
而安徽醫改的最大特色就是創造性地推出帶量采購,還有臨床路徑管理也很典型。我們就從這兩個來看看。
臨床路徑管理,藥品收入下降15%
所謂“臨床路徑”,是指通過對一個病種制定一套標準化的診療模式,遵循相對規范的流程,從而實現“同病同治”。通俗點說,看病一口價。
早在2010年,安徽就曾大推臨床路徑管理,但是進展緩慢,擱淺了。2014年下半年,安徽省衛計委重啟臨床路徑管理+病種付費試點,首批選了太和縣等6個縣(市)。去年,又擴大到75所縣級公立醫院,每家醫院要求實施病種數不少于50個。
效果如何?
以最早試點的太和縣人民醫院為例,去年一年,全院耗材收入6384萬元,較2014年同比大降19.3%,藥品收入同比下降14.7%。該院目前已經整出了314個病種的臨床路徑診療方案。
無論是藥品,還是耗材,這個降幅還是很驚人的。
根據時間表,今年安徽要把縣級醫院的實施病種由50個擴大到80個,到2017年年底,70%的出院患者都要實施臨床路徑管理。
此外,城市公立醫院也將被納入臨床路徑管理范圍,到2017年底, 省內所有三級醫院50%的出院患者都要實施臨床路徑管理。
預計到 2017年底, 藥占比降到 30%, 每百元醫療收入(不含藥品收入)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逐步降到20元以下。
帶量采購藥價降了15%,配送商死近半
再來看看帶量采購,2014年4月全國率先推出,但正式實施是從2015年2月開始的。
迄今,據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統計,實施1年,全省藥品集中招標中標價格與政府定價相比平均降幅42.21%,帶量采購價再降15%,按照全省一年采購220億元藥品測算,帶量采購擠出水分33億。
安徽的帶量采購模式,是藥品先經過省級招標確定中標目錄,并將中標價格作為醫保支付價;再將具體的采購權限下放至市級,由醫療機構組成聯合體大批量采購,與企業二次議價,確定實際成交價格。
這也就是所謂的“16+1”(16個市,1個省直)招采模式。
今年,醫用耗材將成重點
大家也看到了,安徽的帶量采購是拿藥品先開刀的,據近日媒體報道,今年安徽還將開展新一輪的帶量采購。藥價前景仍然不容樂觀。
不過,值得關注的是其政策是以藥品試水,但是其設定是包含耗材在內的。這從去年出臺的文件名稱上就能看出來,《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耗材帶量采購指導意見》。
今年2月安徽省兩會期間,省衛計委主任于德志就說了,隨著醫改的逐步推進,安徽將重點監督醫用耗材的使用,“今年我們爭取將耗材降下來,因為耗材價格比較高,老百姓負擔比較重,我們想在耗材上下點功夫?!?
而實際上,去年12月,阜陽市21家公立醫療機構已經聯合帶量采購了一批醫用耗材。
采購品種為心臟起搏器、血管介入、非血管介入、電生理四類。
報價要求也讓械企大跌眼鏡:先設預控價,在此基礎上再降價10%以上,同一品牌降價幅度必須保持一致,不符合的直接出局;按降價幅度高低排序,選降幅前三名品牌入選。
而且,預控價的設置以產品在安徽省集中交易目錄中的流水號為準,以對應的省集采限價為基礎,現用供貨價與省集采限價相比,凡是降價幅度達不到10%或無現用供貨價,均在省集采限價的基礎上下降10%作為預控價。
實施效果如何?
在全部梳理221個中標產品后發現,報價降幅10%的有26個;降幅11%-20%的有152個;21%-30的11個;37.06%的1個;41%的2個;52%的1個;62.16%的1個;70%-80%的26個;86.32%的1個。
其中心臟起搏器、除顫器降幅10%。
Y型連接器降幅12%-20%;擴張器降幅20%。
導絲降幅10%-24%;導管鞘降11%-15%;中心靜脈導管15%-20.5%;造影導管10%-20%;擴張導管降11%-20%;一次性使用多槽硅膠導管降37.06%;引流導管(腹腔)有公司報價降幅52%。
壓力泵降10%-20%;壓力傳感器降10%-24%;壓力延長管降10%-20%。
輸尿管支架降幅17%-21%;血管覆膜支架、藥物支架降11%;冠脈支架12%;支架推送器,有公司報價降幅41%。
活檢鉗降幅62.16%-80%;異物鉗、圈套器,降幅75%-80%;細胞刷降80%。
最狠的是一體式取石碎石網籃,降幅達到86.32%!
這已然不是割肉,而是刮骨放血了!